考研政治中,中国式现代化既是理论核心,也是命题焦点。禾虎考研基于历年真题与政策脉络,从核心特征、理论框架及应试策略三方面梳理关键考点,助力考生构建系统性认知,精准锁定得分要点。
中国式现代化的五大特征(人口规模巨大、全体人民共同富裕、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协调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、和平发展)是命题的核心落脚点。复习需注意:
特征关联性:理解特征间的逻辑链条。例如,“人口规模巨大”是基本国情,决定了必须坚持“共同富裕”路径;而“人与自然和谐共生”既是发展底线,也是破解西方现代化生态困境的中国方案 。
案例映射:结合现实案例深化理解。如“双碳目标”体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,“乡村振兴”展现共同富裕路径,“一带一路”彰显和平发展理念 。
记忆技巧:通过“大富双明自发展”等口诀强化记忆,同步结合政策文件(如二十大报告)理解特征的政策内涵 。
中国式现代化的理论体系可从四个维度展开:
历史维度:对比中西现代化路径。西方现代化以殖民扩张为代价,而中国式现代化强调和平发展,为人类文明提供新范式。
价值维度:把握“本、源、根、魂”框架。人民为本(以人民为中心)、文明为源(中华文化根基)、党的领导为魂(贯穿所有考点的核心逻辑)。
实践维度:关注“五位一体”总体布局。政治领域的全过程人民民主、经济领域的新质生产力、文化领域的核心价值观培育等,均需结合具体政策解读 。
全球维度:理解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。中国式现代化为发展中国家提供非西方化路径参考,通过“一带一路”等实践彰显世界意义 。
从近年真题看,中国式现代化的考查呈现三大趋势:
选择题侧重特征辨析与政策细节。如区分“共同富裕”与平均主义、“新质生产力”的内涵等 。分析题要求结合地方实践(如浙江“千万工程”)论述理论落地,或围绕“高质量发展”“科技自立自强”展开对策 。
马原结合。用矛盾分析法解析现代化进程中的城乡差距;史纲联动:对比近代中西探索现代化道路的差异;思法衔接:从法治角度论证党的领导核心地位。
聚焦二十大后新增表述,如“新质生产力”“全过程人民民主”;追踪年度重大事件,如2025年两会提出的“城乡融合改革方案”“科技创新举国体制”。
分类记忆法:将特征、本质要求、实践路径分类整理为思维导图;真题精炼法:重点练习近三年涉及“中国式现代化”的真题,总结高频设问角度;多维答题法:构建“理论+案例+价值观”答题框架,如论述“和平发展”时,既引《北京宣言》原则,又对比殖民历史与现实合作案例。
中国式现代化不仅是理论体系,更是解题的思维地图。禾虎考研始终倡导“顶层逻辑+实战技巧”双轨备考策略,帮助考生在政策认知与题型突破间建立深度联结,将抽象理论转化为具象得分,于考研征途中稳健破局。